马野青等|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及福利效应

发布时间:2025-03-28

[摘要] 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是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构建具备生产率、市场需求、市场进入等多重企业异质性及宏观福利的一般均衡模型,同时考虑中间品与最终品两个市场,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六种区域贸易协定的宏观贸易及福利效应,并分解为微观层面的中国对外贸易利益,有效解决宏观经济冲击与微观企业贸易表现割裂问题,提供打通宏微观分析的贸易政策评价新范式。研究发现:关税削减对最终品和中间品市场的影响在竞争效应、规模梯度效应、内销损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投入产出联系会导致关税的供应链传导和两市场协同放大,产生关税溢出效应。六种区域贸易协定下,最终品企业淘汰率和内销损失高于中间品企业,且前者规模梯度效应更明显;贸易利益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和区域内企业;各协定均正面提升中国居民福利,对贸易摩擦负面效应有缓解效果但无法完全抵消。本文揭示了中间品与最终品关税的作用机制,明确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贸易增长及福利改善的重要性,为优化开放布局、平衡利益分配、培育外贸新动能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异质性企业模型;对外贸易利益;福利效应

 

来源:中国工业经济,2025年第3期